尼克斯凭借团队协作轻松晋级东部决赛

凯发上一次尼克斯打进东部决赛,还要追溯到2000年。那时候他们阵容里唯一的全明星阿兰-休斯顿28岁,队魂帕特里克-尤因37岁。而在那一年带领尼克斯杀入东决的小范甘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尼克斯球迷心中最好的教练。

如今,尤因已经62岁,“中投王”阿兰休斯顿也已经53岁,小范甘迪也已经很久没有当过主教练了。

但是,有另一个人在纽约接过小范甘迪的火炬,他带着一群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在时隔25年后重新登上东部最高舞台。

可是3个月前,没有多少人看好锡伯杜的球队能打进东决,我也是其中之一。

节点1:高端局这一桌,没有尼克斯的位置

当时他们还是打高端局的软脚虾,毕竟尼克斯对上联盟前三球队的战绩是0胜10负。如果他们想要达到东部最高舞台,那必须迈过骑士和凯尔特人这两个东部巨无霸的其中一个,但那都是他们常规赛未能击败过的对手。

取胜之匙1:防守

当时我指出,尼克斯打强队乏力,是因为锡伯杜有几件事做得不好。其中第一件事就是防守。

虽然拥有一批防守悍将,但比赛观感上,尼克斯并没有让布里奇斯、阿奴诺比以及哈特打出足够的压迫性,甚至很多时候是“由着对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当你放给对手机会,那他就只能笑纳了……

常规赛期间,和尼克斯交手的球队三分命中率36.7%,只有4支比他们更差,而这4支球队都没进季后赛。

但进入季后赛,尼克斯防三分的水平达到了中上。九游会而且他们把全联盟三分球断档第一的凯尔特人防成了哑炮——6场系列赛,凯尔特人有3场三分命中率没有超过30%,其中首战就投出了60中15的里程悲式纪录。

常规赛的尼克斯,很容易出现那种放投篮人一步的情况,也许是累了,也许是轮转不及…而这样的情况在季后赛大大减少。

就拿凯尔特人这支三分大队作为样本:

常规赛面对尼克斯,他们的远投有31.8%是空位出手,23.7%的比例是大空位出手。而且在这两种状态下出手的三分命中率分别是43.4%和46.3%,属于给机会就能把握的情况。

到了季后赛,虽然凯尔特人还是有类似比例的大空位出手,他们也能相对把握住(命中率43.5%)。但空位状态下出手的比例降低到29.5%,这乍看之下不算多,但结合他们空位三分命中率只有28.6%的数据,你大概能够理解,尼克斯在防守上做了点什么。

其实这个数据栏上的“空位”出手,并不是真正的空位出手,这只是一个方便分类的术语而已。

而凯尔特人未能把握这些“空位”出手,原因无非就是尼克斯球员在他们出手投篮前,上了更多强度的对抗和消耗,让他们实战出手的命中率远远偏离舒适区罢了。

如同下面这个G2最后时刻塔图姆最后一攻失败的回合,其实是米切尔-罗宾逊即便被掩护挡出了错位,也尽全力封堵他投篮空间。逼迫他往人堆里扎,导致最后的失误。

锡伯杜在季后赛加固了防守体系,这件事情很重要。这给尼克斯在季后赛这种容错率极低的场合下,增加了抗压的韧性。

这份韧性,让尼克斯能够和任何球队打出均势,包括凯尔特人这种纸面阵容比自己更强的队伍。

要知道,常规赛期间,尼克斯不止一次在第四节崩盘,他们似乎完全不会在压力下打球。数据显示,他们第四节得分联盟第23,净胜分第25。完全是乐透球队的水平。

但是季后赛期间,我们必须对尼克斯球员的精神韧度竖起大拇指。wellbet他们凭借强大的斗志在第一轮和活塞队的老派铁血篮球之中胜出,第二轮面对凯尔特人,他们也没有在新晋王者的威压下退缩——G1和G2连续两场完成20+的客场逆转,G4也在落后14分的情况下拿下赛点。

算上首轮对阵活塞末节打出21-0的大翻盘,尼克斯至今已经实现4次荡气回肠的大逆转了。

取胜之匙2:“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而在大家赞颂布伦森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同时,我也必须把水端平,把一些赞美分给那个策划布局的人。

实际上,锡伯杜有在失败中学习。去年尼克斯倒在东决门前,很多人就够病锡伯杜“是不是只会让布伦森单打”?

而每当布伦森哑火(就算是末节之王也总有累的时候),尼克斯就萎了。

去年东部半决赛尼克斯输的4场比赛,布伦森场均只有23分,命中率38.4%……

节点2:凯尔特人看好了,这是联盟第一控卫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大家都懂,唐斯和布里奇斯的加入,也让锡伯杜有足够的资源,在尼克斯的战术守则里加上这一条。

去年除了布伦森,最能让锡伯杜信任的就是33岁的过气老将伯克斯……而今年,他们既有末节平均9.9分的布伦森,也多了4.9分的布里奇斯和4.7分的唐斯。

所以你能看到,在击败凯尔特人的整个系列赛里,不只有布伦森在关键时刻杀人,布里奇斯也在不同的比赛里,贡献过制胜进球和防守。

取胜之匙3:锡伯杜一直在进化

锡伯杜其实一直在进化,这一点被很多人给忽略了。

在2018年还在明尼苏达执教时,锡伯杜曾经说过,“人们有时候容易陷入认知的误区,赢球才是第一位的”。

从那时起,锡伯杜就已经从自己过去的执教经验中蒸馏出更纯粹的实用主义哲学,并将其作为进化后的标签。

但如果你只用一个特定的视角去琢磨锡伯杜的篮球,那很容易陷入他已经钻入牛角尖的谬误。

比如老生常谈的“农奴篮球”。锡伯杜难道不清楚首发球员需要休息吗?他是暴君,但不是昏君。

他非常清楚,他无法在一支替补席平均薪资只有238万美刀的球队,实现赢球轮换两不误。吉祥坊所以他只能坚持约翰-伍登式的“最好的球员上场”的轮换思路,并放话说,“尼克斯不需要轮休”。

他们不是不需要轮休,而是没有空间轮休。

一旦锡伯杜得到用人的空间时,他会愿意顺应时势调整自己的策略。当米切尔-罗宾逊在常规赛收官阶段复出,也并不像大家预期那样拖累进攻节奏时。当米罗在场,尼克斯每百回合进攻只是少拿1.3分而已。但他能帮助球队少丢13.4分。

所以,锡伯杜给了他充分的出场时间,也为尼克斯的轮换找到了平衡。整个季后赛,唐斯不需要再累得半死,因为米罗可以扮演替补中锋。而他代替唐斯的两套衔接段阵容,总共赢了20分。以及他和唐斯一起搭档的双塔,也一样是正收益。

实际上,锡伯杜曾经很善于调教替补:他担任公牛教头的2011/12赛季,他麾下的三名替补都入选了最佳第六人的提名榜单。而刚到纽约的第一年,他在衔接段用出了场均11.4分的奎克利和14.3分的德里克-罗斯。

所以,不要被所谓的“农奴篮球”蒙蔽了双眼,抛开驴克斯的玩梗,锡伯杜其实是非常优秀的教练。

他一直在随着时代潮流的演进而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而这不单单只是在节间暂停时顿下来画几个战术,还有更多更复杂的考量:比如球队体系的搭建、打磨队员的斗志和心性、以及赢球文化的养成……

有人说,锡伯杜常规赛就这样死草主力,其实是不是为了让球员习惯季后赛的对抗和消耗?就像我们从小听的那句“把平时当高考,高考就轻松了”。

早在两千年前,唐太宗就提出过如何当领导:”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而人性就是这样的,摸鱼和偷懒是常态,这样一来只有以高标准来约束他人,同时也约束自己。

当锡伯杜要求自己的队员把每一场比赛都当最后一场比赛来打时,他也一样把自己的生活全部献给篮球,变成了篮球疯子——要知道,他曾经在凌晨3点打给曾经的旧部塔吉-吉布森,问他能不能复出给伤兵满营的尼克斯打球……

由此可见,锡伯杜的生活里,基本只在思考一件事——怎么赢球。

所以,我现在也能理解,为什么当凯尔特人在末节落后34分,换上从未用过的替补球员,宣布投降的那一刻。锡伯杜还要从板凳席把阿奴诺比叫过来,让他和布伦森一起打完剩余的比赛……

虽然按照实用主义的逻辑,已经确定实现“赢球”这一目标后,他本该把主力球员都换下去。可是在锡伯杜心里,他很清楚“赢下这场球”并没有完成工作,他也在提醒球员们,季后赛征程还没有结束,所有人都还需要上紧发条,工作还没有完成。

也许只有当锡伯杜和他的队友们一起捧起象征最高荣誉的奥布莱恩杯时,他才会稍微放松了吧?

但也许第二天凌晨,他又会从床上突然爬起,甚至他根本就没有睡觉。脑子里思考如何寻找更好的球员?怎么样继续精进球队的攻防效率?还有什么办法能继续赢更多的球?直到下一次登上冠军的领奖台……

新会员

注册送18

注册就送 限量好礼 手刀领取 于活动期间内前往优惠页面”点击领取”彩金。